電液推桿設計與應用之放煤系統
發布時間:2015/12/05 點擊數:70181
原杠桿放煤系統特點:
(1)每小時最多只能放煤四趟;
(2)且放煤由工人操作杠桿完成;
人們操作杠桿通過鏈條、牽引溜煤筒閘門開合進行放煤,由于靠機械操作杠桿往復行程800mm左右,放煤工每放一趟就需抬壓桿70多次,勞動強度大,每位職工最多放四趟煤就需換人,放煤效率極低。
電液推桿放煤系統特點:
(1)取消人工操作杠桿。采用高郵騰達DYTF分離式電液推桿,該設備是通過單電機正反轉對電液推桿執行伸縮控制,存在電機頻繁啟動的弊端,對此又對姚四放煤機構進行改造。在姚四溜煤筒上焊制吊架,對電液推桿進行鉸軸連接,用改造后的泵站(用雙電機加換向閥控制液壓桿伸、縮、消除了單電機頻繁啟動,液壓桿伸縮不靈活的弊。┡c液壓管相連,又改造了電液推桿操作臺,用磁力開關控制液壓泵,從而完成溜煤筒人工電控放煤操作,減輕職工勞動強度,又大大增加放煤效率。
(2)增大溜煤筒的尺寸。由于電液推桿替代人工操作杠桿,其放煤效率大大增強,現將溜煤筒增大尺寸,以提高放煤量。由原來放煤量對比可以看出礦車放下同數量的煤所用時間大大減少,從而節省了時間,使放煤、運輸效率大大提高。
電液推桿放煤系統效果分析:
從改造示意圖(見圖1)可以看出,改造過程簡單,且效果明顯。對放煤倉進行擴大,由原來的700mm*800mm改為現在的800mm*900mm,可大大提高單位時間溜煤量,采用電液推桿節省了勞力、提高了工作效率,使原先的人工操作改為現在的自動操作,即可完成放煤。按原先每班放煤30趟(一趟30車)來計算,采用改造后可放煤40多趟,按每車放煤2T計算,每班可多放1800多T,每月可多放原煤5.4萬多T,創造經濟收入1000多萬元,且該系列由于撤消了人工的操作環節,大大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,節省了人力工時的投入。
自2005年底采用該系列以來,設備運轉狀況良好,大巷運輸放煤能力節節攀長。2006年上半年就運出原煤90多萬T,創下了新的放煤效率。